侧支循环是急性脑梗死皮层梗死体积的决定因素
-
来源:福州国德医院 发布时间:
来自以色列Sorasky医学中心的Seyman等进行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侧支循环是影响前循环大动脉梗塞患者皮层梗死体积(CIV)和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但是对深部脑组织梗死体积几乎没有影响。并且进一步证实了血管再通可以减少皮层组织损伤。卒中治疗和侧支循环对患者最终梗死体积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该研究发表在BMCNeurology杂志上。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常常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残疾,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和接下来的血管再通情况部分决定了患者的残疾程度。虽然侧支循环维持缺血半暗带血供、减轻缺血脑组织损伤的作用已经被证实,但侧支循环是否影响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最终的脑梗死体积尚未可知。前循环供应的皮层区有大量的吻合支,深部脑组织由穿通支供血而缺乏吻合支。目前仍然没有侧支循环对前循环皮层区和深部区再灌注治疗后梗死体积影响的研究数据。所以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侧支循环对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皮层梗死体积(CIV)和深部梗死体积(DIV)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我们连续筛选了2008-2012期间所有的AIS患者。纳入标准为入院NIHSS≥8、发病12h内进行CT和CTA检查、前循环近端大动脉梗塞(颈内动脉近端、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近端和分叉部)。用NIHSS评估卒中严重程度,mRS评估出院临床结局。
用CTA影像评估大脑外侧裂区和大脑凸面区的侧枝血流分级评分。根据侧支循环丰富程度分为0-4,两区相加为总分(0-8)。脑梗死体积根据CTA影像计算得出。用TICI评分评估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情况(TICI2b-3表示再灌注良好)。
混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史、房颤、TIA、颈动脉狭窄、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使用、入院血糖、血细胞计数、入院NIHSS、Alberta卒中方案CT评分(ASPECT)、发病到CTA检查时间、TOAST分型、梗塞位置。
根据纳入标准,51例患者被纳入了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三组:保守治疗组13例;IV-tPA组22例;血管内治疗组16例(无论是否IV-tPA)。三组患者的侧支血流分级评分分别为(中值,范围):保守治疗组(4,3-6);IV-tPA组(4.5,3-6),IAT组(5,2-8)。各组患者之间侧支血流分级评分没有明显差异。6例患者有良好的再灌注(TICI2b-3)。
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侧支血流分级评分与总梗死体积呈负相关(spearman'srho=-0.48,P<0.001)。侧支血流分级评分与皮层梗死体积(CIV)呈中度负相关(spearman'srho=-0.49,P<0.001),侧支血流分级评分与深部梗死体积(DIV)不相关(spearman'srho=0.03,P=0.85)。同样地,患者出院临床结局与CIV显著相关(spearman'srho=0.6,P<0.001),患者出院临床结局与DIV不相关(spearman'srho=0.09,P=0.54)(见图1)。就整个研究队列而言,侧支血流分级评分与患者出院临床结局中度相关(spearman'srho=-0.41,P=0.003)。
经过统计分析,NIHSS和ASPECT评分均和CIV显著相关(ASPECTr=0.5p=0.003;NIHSSr=0.48P<0.001)。
血管再通会减弱侧支循环对CIV的影响。血管不完全再通的患者和保守治疗的患者结果相似(spearman'srho=0.57,P=0.04),然而,对于血管完全再通的患者而言,侧支血流分级评分和CIV不再相关(spearman'srho=0.2,P=0.3)(见图2)。
基于以上结果,该研究表明,侧支循环是影响前循环大动脉梗塞患者皮层梗死体积(CIV)和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但是对深部脑组织梗死体积几乎没有影响。并且进一步证实了血管再通可以减少皮层组织损伤。卒中治疗和侧支循环对患者最终梗死体积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相关文章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
脑卒中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中老年人群高发疾病,且突发脑卒中后占80%以上的患者会留下偏瘫、肢体麻木、言语、精神障碍......详细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