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孩患脑瘫能治愈吗
-
来源:福州国德医院 发布时间:
答
病情分析:一痉挛性双瘫痪儿
痉挛性双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脑性瘫痪病型,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占多数,是大脑皮层损害的结果,呈椎体束征的体征。病因多为早产、未成熟儿、脑缺血缺氧、脑损伤等。
临床的主要表现为;1运动发育较同龄孩子明显落后,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强直,出现髌骨、踝阵挛及异常反射等。2患儿全身受累,下肢比上肢重,异常姿势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3头控制较好,语言障碍较轻,部分的患儿可伴有斜视。除上述症状外,有部分患儿伴有肩的后缩,将影响手移到前方或口边,因此会影响感知和认知。痉挛性患儿的性格特征是胆小、畏缩、内向等。
二痉挛性四肢瘫患儿
1轻、中度痉挛性四肢此型患儿全身均受到影响,全身肌张力过高,患儿上肢和下肢损害程度相同。左右两侧通常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会导致姿势和动作不对称。部分的患儿可以达到扶物站立位,多数患儿不能发育到立位的阶段。
2重度痉挛性四肢瘫早期出现角弓反张,缺乏头的控制能力,同时出现髋关节内收肌的痉挛和挛缩。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长期存在,导致躯干的非对称性的骨盆的倾斜,易产生髋关节的半脱位和脱位。挛缩与变形迅速发展,常伴有摄食与呼吸困难及手眼协调障碍。
(1)全身肌张力过高,上肢和下肢损害程度相同
(2)左右两侧姿势和动作明显的不对称
(3)头的控制能力差
(4)肩胛带内收,双上肢屈曲旋前,手握拳,两只手不能在正中位上进行活动
(5)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低下
(6)双下肢内收、内旋,尖足
(7)易发生挛缩和变形。
三痉挛性偏瘫患儿
此型患儿具有明显的姿势和运动的非对称性,一般在6个月后患侧出现症状,1岁以后随着运动的发育出现明显的纸条左右差别。发病率占8%-15%。病因常为一侧性颅内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Ct检查可见偏瘫对侧大脑半球萎缩及侧脑室扩大。患儿一般情况表现如下:
1瘫痪肢体自发运动减少,上肢受累多较下肢重。
2患侧感觉异常,运动迟缓
3而且可见到患侧的手常为握拳,主动抓物困难,正中位指向发育障碍
4久之,和会形成腕、肘关节的屈曲和挛缩。
5痉挛性偏瘫患儿的独立步行发育延迟,由于健侧的过剩活动或代偿活动易导致患侧的联合反应。此类型患儿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约1/3患儿在1-2岁时有惊厥发作;25%的患儿有认知障碍、智力低下。
痉挛性脑瘫常见的一些共同症状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肢体运动障碍
1、尖足
尖足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痉挛引起的。尖足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有可能会造成踝关节挛缩、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继发问题。
2、足内翻
足内翻是由于胫骨后肌痉挛引起的,会引起踝关节畸形。足内翻的儿童行走姿势非常难看,力线错误,不能行走长距离。
3、屈膝
屈膝的异常步态一般是由于腘绳肌痉挛造成的。
4、屈髋
屈髋的异常步态是由于髂腰肌、股直肌痉挛造成的。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两块肌肉组成,股直肌是股四头肌的一部分。
3S神经阻滞术缓解上述肌肉后,可以使脑瘫儿童厥屁股的不雅姿势得到纠正,尤其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是心理健康发展。
5、双下肢内收
双下肢内收是由于内收肌痉挛引起的。
内收肌包括长收肌、耻骨肌、大收肌、股薄肌、耻骨肌,但由于短收肌的位置较深,并且内收的力量不大,所以临床上一般只做前四块肌肉的。
6、屈肘
肘关节屈曲是由于肱桡肌、肱二头肌、肱肌痉挛引起。屈肘造成儿童取物困难、爬行困难。另一方面,前臂旋前:前臂旋前是比较常见异常姿势,是由于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痉挛引起的。前臂旋前造成儿童许多动作不便,例如用勺子进食困难,不能将食物送入口中。
7、腕关节屈曲和指关节屈曲
腕关节屈曲和指关节屈曲常合并存在,主要是由于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痉挛造成的。
8、拇指内收
拇指内收是由于大鱼际中的拇内收肌痉挛造成的,如果合并拇长屈肌、拇短屈肌的痉挛,则可能产生拇指置于掌心的异常姿势,它是常见的脑瘫儿童异常姿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抓握能力。
-
相关文章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
脑卒中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中老年人群高发疾病,且突发脑卒中后占80%以上的患者会留下偏瘫、肢体麻木、言语、精神障碍......详细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