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有一个专为园区爷爷奶奶打造的书法活动区域,在这里总能看到王奶奶的身影。
她端坐桌前,手握毛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每天都能看见她在这里练书法。
王受东奶奶今年84岁,一位拥有37年工龄的小学退休教师,退休多年之后,于2019年8月10日入住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
从入住国德以来,在园区快乐养老的氛围下,平时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在西游歌舞团、冬季运动会、金秋菊展、养老直播间、广播体操表演赛等各项文娱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
之后还成为了长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在养老生活中发挥余热,让晚年生活大放异彩。
闲暇时间,王奶奶就重拾童年的爱好,除了朗诵诗词、阅读书籍、手工活动、做志愿服务、养养花,王奶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喜欢独处,把时间用来练书法、吹口琴、学绘画。
书写诗意人生
“从小就跟私塾老师学书法,现在手生疏了,好在现在有时间可以慢慢捡起来,书法可以让自己修身养性。”王奶奶一脸开心的说道。
从握笔姿势、笔画的横竖撇捺,她都是从最基础的开始练习,日复一日地单调乏味的练习,王奶奶却能耐着性子,一直坚持下来。
王奶奶对一年四季的感受、对美好晚年生活的感悟、对国德养老服务的认可,都会有感而发提笔书写,这些书法作品都贴在墙壁上作为装饰,一个不大的居室,留存着奶奶心中幸福晚年生活的点滴。
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王奶奶的书法作品也得到园区长者的鼓励和认可,有时候活动需要提笔写字的,楼层的爷爷奶奶们都会邀请王奶奶题字,如楼层长者生日,中秋佳节、快拍新年照等活动中都有王奶奶的墨宝,她的兴趣也得到很好发挥.
奏响幸福乐章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1月12日上午,从二号楼211房间里,传出了一阵悠扬的口琴声。
吹口琴,也是王奶奶的一门拿手绝活,跟郑玉生爷爷在一起时,都会选择吹口琴来填补闲暇时光。
王奶奶说,她从小就开始学习吹口琴,久到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但是她依然记得,自己口琴是弹得很好的。
虽然王奶奶记忆已经不如以前,但有的记忆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了,很多曲目早已烂熟于心,只要一拿起来,吹口琴的模样就像是条件反射。
王奶奶有好几把口琴,最珍爱的要数爷爷送的这一把。
原来是爷爷为了给奶奶一个惊喜,特别为她定制的这一把口琴,上面镌刻着“东-童年的回忆”的字样,一个专属于奶奶的童年回忆,这些让奶奶备受感动。
奶奶说:“我要多多练习吹口琴,这样也不枉费爷爷的一片真心。”
这不,现场奶奶就给我吹起了《东方红》歌曲,悦耳的琴声也为房间平添了许多温馨。
“奶奶很有才华,她会朗诵、写书法、吹口琴、画画有天赋,跟她在一起总是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爷爷欣喜的说道,言语间满是对奶奶的欣赏。
描绘多彩晚年
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或者开启新的兴趣爱好,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几天前,王奶奶又萌生出学画画想法,郑爷爷了解到她的想法后,就从网络上查找绘画的教学素材,两人坐在视频面前一起学画画。
每天晚上,爷爷奶奶都会坐在桌前,看着视频老师的教学,一笔一笔地描画着图案,从刚开始画出简单的圆圈线条,到后来慢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再到现在能熟练运用并进行各种色彩搭配,构成一幅漂亮的画。
当你想做一件事时,踏出第一步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从未学过画画王奶奶通过7天的网络视频学习绘画,已经可以熟练绘画了。
只看见王奶奶将纸张铺开,从容落笔间,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山水画现于纸面,画面栩栩如生。
坚持这份热爱,80多岁起步,一点也不晚。
现在练书法、绘画、吹口琴成为王奶奶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未来,奶奶还有更多的才艺等我们去解锁。
生活从来都没有辜负每一位用心的人,哪怕84岁了,也依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理想的生活状态。
国德养老院里,王奶奶养着花草树木,聊着诗词歌赋,感受春夏秋冬的风情,快乐地奏响美好乐章,晚年有了这些作伴,生活也变得温馨又浪漫。
希望王奶奶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延续下去,在国德享受自己诗情画意的晚年生活,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创造属于自己广阔天地。